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合力护航 苏童无忧——苏州市“儿童福利365”护航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来源:苏州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2025-06-03 15:47   访问量:

市民政局深刻把握新时代儿童福利工作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坚守“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初心使命,围绕“幸福苏州365”建设目标,创新创优“苏童无忧”服务品牌,丰富关爱服务保障内涵,推进苏州儿童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三大需求明方向

始终秉持“儿童优先”原则,优化服务保障体系,努力让每一名困境儿童生活有保障、困难有帮扶、心灵有关爱。

聚焦儿童保护需求。实施困境儿童监测预防、识别发现、需求报告、精准干预,开展困境儿童“四色管理”,建立“一年两排”“一月一访”制度,实现困境儿童精准关爱保障。

聚焦儿童成长需求。积极履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兜底”和“监管照护兜底”职责,综合运用各项社会福利政策,同时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共同做好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帮扶工作;丰富关爱服务保障内容,推动机构服务对象由困境儿童向社会有需要的儿童拓展,服务内容由生活养育向“养、治、教、康、社”拓展。

聚焦儿童发展需求。匹配个性化需求,精心打造“益童”成长家长课堂,开展四季系列活动,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监测评估,提供家庭康复指导、亲子教育指导,开展有针对性的困境儿童职业技能培训,助力未成年人在爱与关怀中健康成长。

强化六项工作谋举措

始终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围绕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合法权益、成长环境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

认真履行“一个职责”。牵头做好困境儿童“基本生活、监护照料”兜底职责,全市困境儿童全部纳入“一人一档”管理,全面兜牢兜好困境儿童生存发展保障线。

率先统一“一个标准”。率先在全省统一机构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均为每人每月3100元,重病重残儿童每人每月1560元,同步享受医疗、教育等政策帮扶,综合保障水平居全省前列。

加快织密“一张网络”。全市实体化运作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1个,建成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04个,实现市、县级市(区)、镇(街道)未保机构三级全覆盖。去年以来,全市未保机构关爱服务未成年人27万余人次。

着力建强“一支队伍”。全市现有镇(街道)儿童督导员113名、村(居)儿童主任2243名在基层一线陪伴成长,坚持“社会+公益”衔接帮扶、“专业社工+儿童主任”精准关爱服务模式,为困境儿童提供暖心关爱服务。

创新实施“一系列实事”。在全市90所学校试点开展“驻校社工”心理健康服务;为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等困境儿童实现生日礼物、学习参观等“微心愿”;为665名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青少年提供非义务教育支持。

用心打造“一个品牌”。以“苏童无忧”服务品牌为引领,打造了“虞你童行爱无止境”“吴爱吾童护航成长”等具有苏州地方特色、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10个子品牌,形成儿童服务“1+10”品牌矩阵,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儿童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凝聚五方力量促发展

始终坚持系统思维,推动“人、财、物、社、法”五方力量共同发力、深度融合,努力让困境儿童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建强人才队伍,夯实服务根基。着力打造一支守在儿童身边,有能力、善协调的儿童主任队伍,使其成为走访排查、服务保障的基础力量;打造一支关爱儿童身心,有方法、善处置的专家队伍,使其成为心灵关爱、问题化解的的专业力量;打造一支陪伴儿童成长,有爱心、善奉献的社工队伍,使其成为长期陪伴、共同守护的社会力量。

多元保障投入,强化资源供给。去年以来,开展系列心理支持、喘息服务、亲子关系教育、未成年人抗逆力提升等共性需求项目活动超百场。联合市慈善总会连续4年开展“困境儿童医疗保障计划”慈善保险项目,惠及困境儿童13103人次。

建强载体设施,提升服务质效。强化儿童服务载体建设,高标准、高品质建设“一体化保护、一站式服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阵地,建成58个省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新增31个省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改造提升任务。

凝聚各方合力,构建关爱网络。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儿童关爱保护,组建儿童志愿服务队伍,提升社会力量参与儿童保护工作的专业水平。成立苏州市儿童福利服务联合体,通过医疗康复、社会融入、教育融合、心理支持、中医康复的联动服务,为全市儿童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健全政策体系,筑牢权益屏障。牵头制定《关于加强特殊困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苏州市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苏州市困难家庭儿童重特大疾病慈善救助实施细则》《苏州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突出困境儿童政策保障力度,完善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体系。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