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被业内誉为“银发经济”元年。年初至今,我国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加速释放银发经济新动能,推动其发展步入“快车道”。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银发经济发展高地。
作为经济大市,苏州近年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先破局、前瞻探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银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随着银发产业的需求由‘养老’向‘享老’阶段转变,产品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细分化、个性化、高端化的趋势。”苏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正峰表示,苏州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要重点转向“养老、为老、享老、备老”多业态发展新格局,以重点领域为抓手,推动构建现代化银发经济产业体系。
为老
持续用力擘画“苏式颐养”新图景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老年人面临诸多生活挑战:腿脚不便,该如何上下楼?身体不适的独居老人如何确保安全?外出疗养,哪里既安全又舒适?想参加健身、娱乐、学习活动有哪些选择?……
发展银发经济,就是为了让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加安心、舒心、顺心、称心。这些年,苏州市先后出台《苏州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苏州市“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州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五大提升行动》等政策文件,有效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并深入实施了37项惠老政策。
失能老人范林家住苏州市姑苏区,长期卧病在床,其家人日夜照顾,压力很大。自从被纳入苏州“家庭养老夜间照护床位”服务体系后,他的家属表示,政府提供的夜间护理让他们在出差和加班时,有了“喘息”的机会,感谢民政部门提供的这一创新服务。
今年,苏州以实施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为抓手,着力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工作。到2025年6月底前,完成不少于1978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并通过智能化进行远程监测和动态管理,着力满足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需求,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年3月,苏州家缘派客物业在菱塘社区成立首家“社区+物业+养老”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围绕助餐、助学、助洁、助医、助急、助娱提供专业服务。他们通过不定期上门走访,了解老人的需求并制定特色服务,目前上门走访达3880人次。
在助医方面,该中心定期邀请中医坐诊及金阊医院医生上门为老人测血糖等。在助急方面,该中心今年年初成立家缘呼叫中心,依托物业平台,提供电梯加装及年检、水电维修、管道疏通、家政等服务。
老有所养不仅是模式上的探索,还有高科技的创新。目前,苏州部分养老院引入了智能化设备,如智能健康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老人的健康状况和位置信息,从而提高养老服务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今年,苏州以实事项目推进30家智慧养老机构建设。
享老
品牌化培育“老有所乐”服务场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银发族的消费结构正逐渐从日常生存型需求转向物质和精神享受层次。他们在消费理念上注重多元化和品质化,越来越多地参与高端产品、旅游度假等新兴消费活动。市民王大爷说,他希望多些老年用品超市,他和老伴也喜欢旅游,希望多开发适合老年人休闲和度假的打卡地。
“这是我在‘苏颐养1号店’购买的半月斋的苏式点心,地道的苏州老味道,非常好吃。”杜阿姨说,“1号店的东西靠谱,买得放心。”
“苏颐养1号店”是苏州市民政局与苏州市民卡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社区服务品牌,融合便民公益、利民养老、惠民商业等多重服务功能,是一种新型社区服务模式。该店联动多元资源,量身定制适老化产品和服务。
目前,“苏颐养1号店”的线下社区店已覆盖全市68个街道(镇)和212个社区(村),逐渐成为老年人的专属店铺和家门口的服务驿站,赢得了老年居民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陈正峰表示,基于“苏颐养1号店”的数字平台功能,该中心一方面持续对接本地老字号和时令美食产品,另一方面拓展助餐服务、陪医服务、银发旅游服务及养老辅具科技产品,力求把“苏颐养1号店”打造成综合性银发消费数字化平台。
除了衣、食、住、行、用基本需求及健康、养老等服务需求外,银发一族也向往“诗和远方”,消费目光越来越多地聚焦于休闲、旅游、艺术、体育、娱乐等领域。
为了满足老年人慢节奏颐养旅行的需求,苏州推出“畅游苏州·福气颐养”全市十条文旅路线,集“养、医、康、食、行、乐”于一体。同时,苏州还积极助推“智慧助老”行动,三年共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免费培训17.9万人次,帮助老年人跨越智能鸿沟。此外,通过送教上门、社区学校适老化改造、引入社会资源等方式,苏州已建成166个“家门口的老年大学”项目点,累计扩增学位8.5万个,新增各门类课程1548门,优质老年教育资源逐步辐射到镇(街道)、社区(村),初步建立起老年人的“15分钟学习圈”。
备老
主动应对下好养老“先手棋”
今年8月,太仓市“老年零工驿站”揭牌。该驿站由太仓市民政局主导建立,由太仓市家政服务协会运行管理,主要为50岁以上女性和60岁以上男性老年群体提供保洁、育婴、烹饪等“12+N”类的工作岗位。
54岁的太仓本地人王建秋是受益者,她退休后想找点事做,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便来到“老年零工驿站”咨询。凭借着专业的母婴护理技能和母婴护理师职业技能证书,她在驿站的“牵线”下,参与驿站组织的培训,顺利就业。如今,她已成为公司的母婴护理部培训老师。
“根据前期调研,很多低龄老人出于兴趣或者生活需要,都有意愿重回‘职场’,但遇到的阻力却不小。”太仓市民政局局长张跃忠介绍,为帮助老年群体打通就业“梗阻”,太仓创新打造“老年零工驿站”,这是我省首家专门面向老年再就业群体的人力资源平台。
苏州计划在全市推广太仓的老年人就业模式,协调提供1000个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同时,还将联合金融监管部门,推出一批养老金融产品;联合科研院所,推出一批适老化、抗衰老等日用产品。
苏州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处长罗林介绍,“备老经济”首次纳入银发经济发展体系,前景广阔,逐渐拓展至老年服饰、智能设备、适老改造、陪诊照护、医美体检、文娱旅游、宠物陪伴、养老金融等更多领域。下一步,苏州围绕建好姑苏银发经济实验室,培育打造一批银发经济产业集聚区;建立银发顾问制度,探索老年人全生命周期照料的医养康养整合服务模式;举办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健康养老产业交易会,搭建供需平台,激发银发经济新活力。
“发展银发经济,既要有产品,还要有服务,既要对接消费端,也要营造场景感,既要运用新科技,也要提升创造力。”陈正峰表示,苏州将兼顾“为老”和“备老”、产品和服务、事业和产业、供给和消费、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围绕健康养老、银发产品、康复辅具、抗衰老产品等领域,着力培育优势产业、龙头企业、知名品牌、产业集群,完善支持政策,积极探索银发经济规模化、集聚化发展路径,以点带面提升全市银发经济整体水平,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