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昆山市:改革创新求突破 凝心聚力优服务
来源:昆山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2021-08-31 10:02   访问量:

昆山开放程度高,人口近300万,外来人口占70%;昆台融合度深,10万台商台胞在昆生活,各类民生保障需求远高于同类城市。为满足新老昆山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始终坚持“牢守底线、突出重点、适度引导预期”原则,以政策引导带动资源互补,以多方协同提升服务质效,扎实做好殡葬事务、救助管理、婚姻登记、未成年人保护、残疾人福利等工作,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一、办好实事惠民生,专项服务进一步优化。一是殡葬改革成效显著。殡葬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出台《昆山市殡葬设施布局规划(2019~2035)》,研究制定殡葬设施建设费用补助指导意见,增设公墓新建、改造专项资金,力争到“十四五”末新增殡葬设施10处,实现殡葬服务全域提升。目前,已完成市殡仪馆综合改造,馆内火化设备、烟气处理技术全省领先;50%的设施正按照规划有序推进。倡导移风易俗,成立红白理事会,将文明治丧纳入村规民约。举行“情寄大海·生命永恒”海葬及遗体(器官角膜)捐献活动,绿色殡葬理念接受度逐年提高。率先推行无烟祭扫,清明期间全市现场无烟祭扫率达90%以上。二是救助管理坚实有力。今年以来,提供无偿救助383人次,实施街面主动救助132人次,总量居苏州大市前列。借助“互联网+寻亲”、公安人脸识别技术、DNA比对、亲子鉴定等高科技手段和传统交流问询,做实做细寻亲工作。近年来,成功比对13名长期滞留人员身份信息;安置落户长期滞留人员82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婚姻登记持续优化。在新婚仪式中加推婚俗新风,为离婚辅导增加调解环节,在业务办理中增设社工岗位,在现场咨询中提供法律支撑,积极营造温馨、便捷、舒适的服务环境。今年以来,婚姻登记7923件,比去年同期增加23%;涉外登记40对,其中涉台婚姻13对。落地“跨省通办”试点,自6月开展以来办理跨省结婚194对,办理量居苏州首位。

二、注重统筹创特色,未保网络进一步织密。一是率先拓面保障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从今年8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将专项基本生活保障对象覆盖到贫困家庭儿童,并按照散居孤儿保障标准的50%予以保障,同时一体享受医疗、教育等福利待遇。二是率先系统构建未成年人保护体系。成立未保委员会,实体化运作未保中心,市、镇、村(社区)三级未保体系实现全覆盖。出台突发困境未成年人联动保护实施办法,建立三级响应机制,向遭遇突发困境未成年人提供保护,为切实履行政府兜底保障职责奠定制度基础。围绕“六大保护”,实施“筑基织网”“学生脊柱侧弯筛查”等十大专项行动,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三是率先推行“平台+项目+技术”服务模式。结合儿童关爱之家升级改造,推动“点亮希望·伴你成长”困境儿童服务项目全覆盖,打造“平台+项目+技术”特色化新模式。目前,首期投入470万元升级儿童关爱之家,未来还将投入超1000万元改造提升基层儿童服务站,每年拨付不少于500万元专项资金购买儿童社工服务项目。

三、紧扣重点抓创新,助残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精障服务有声有色。率先印发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实施办法,构建“1+3+N”服务模式,以奖代补推动康复驿站规范化、高标准建设。目前,市精神障碍康复大楼即将开工建设;3家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区镇级康复驿站已建成,10家康复驿站的改造升级正加快推进,力争3~5年投入2000万元,实现康复驿站100%功能化运作。二是儿童康复先行先试。针对残疾儿童人数逐年增加、公立医疗康复资源不足、民办康复机构收费较高等情况,借助“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改革试点”契机,在昆山康复医院现有土地、人员和设备资源基础上,投入1.68亿元新建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进一步加强康复医疗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医疗服务水平,为3489名残疾儿童提供普惠公益、抢救性康复服务。三是政策创制做深做细。建立康复、就医、就业转介及专业指导四项机制,围绕“辅助器具资助”“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费用补助”“白内障手术补助”等项目制定专项措施,近年来发放康复补贴近6000万元,配发轮椅、助行器等辅具3408件,帮扶就业5422人。

相关稿件